小测结果
1. 41岁男性,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3月,反复发作,与劳累有关,咳嗽或用力排便时可加重疼痛。查体右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加强试验阳性。X线片示:L4~5椎间隙变窄。最可能的诊断为()
男性患者,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与劳累有关、咳嗽或用力排便时可加重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表现),查体右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加强试验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体征),X线片示L4-5椎间隙变窄(提示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应诊断为L4-5腰椎间盘突出症(D对)。急性腰扭伤(A错)多有外伤史,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P756)(B错)主要表现为腰痛,第三腰椎横突尖有压痛,无神经受累表现(即无右下肢放射痛)。腰椎管狭窄症(P756)(C错)临床上以下腰痛、马尾神经或腰神经受压症状为主要表现,以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点。梨状肌综合征(P756)(E错)主要表现为臀部和下肢疼痛,可有臀肌萎缩、臀部深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神经定位体征多不明确。
2. 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主要包括: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脂磷壁酸和神经氨酸酶,其中荚膜(C对)为其主要致病因素,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抵抗性强,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C反应蛋白(A错)为炎症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时含量剧增,用C多糖来测定CPR,对活动性风湿热等诊断有一定意义(P100)。自溶酶(B错)是细胞自身存在的破坏细胞的一系列水解酶,在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特定时间参与细胞某些结构组分的分解,和(或)自体吞噬或自体分解。外毒素(D错)为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P98)。内毒素(E错)是革兰阴性菌的致病物质,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菌。
3. 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血清肌酐正常,降压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
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C对)。因为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可抑制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外周血管而降低血压;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尿蛋白形成,因此特别适合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噻嗪类利尿剂(A错)可使血脂、血糖、血尿酸升高,β受体阻滞剂(P265)(E错)能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低血糖反应,两者都不适合用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用于抗高血压治疗的α受体阻滞剂(B错)主要为α₁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因其副作用较多,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P265)(D错)对血脂、血糖等无明显影响,可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但并非首选降压药物。
4. 女,23岁,2个月来时有心悸易出汗体重减轻约3kg,查体:血压126/68mmHg,中等体型,皮肤微潮,双手轻度细颤,无突眼,甲状腺Ⅰ°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94次/分,律齐。为证实是否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应检査()
引起甲亢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关键为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甲状腺激素包括T₃和T₄,其中以游离状态存在的T₃、T₄(FT₃、FT₄)发挥主要作用。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负反馈性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导致血液中TSH减少。因此,为证实是否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应检査血TSH、FT₃、FT₄(A对),甲亢患者血中FT₃、FT₄升高,TSH降低。甲状腺¹³¹I摄取率(B错)目前已经被sTSH(敏感TSH)测定技术所替代。甲状腺核素扫描(P699)(C错)主要用于高功能腺瘤的诊断。抗甲状腺抗体(D错)是鉴别甲亢病因、辅助Graves病诊断的指标之一;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E错)测定主要用于评价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疗效、确定停药时机、预测复发等。
5. 上述各因素中最可能致肝癌的是()
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流行病学第六版P382):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宅沟水或井水的地区,可致当地肝癌发病率显著升高(A对)。石棉(P303)、放射性矿物、镍、铬、砷等粉尘均可致肺部肿瘤(B错)。石棉不但可致肺组织纤维化(八年制预防医学第二版P105),引起石棉肺,且石棉可引起胸膜和腹膜恶性间皮瘤和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感染是宫颈癌的致癌因子(C错)。联苯胺(P303)和乙萘胺等引起职业性膀胱癌(D错)。吸人铅(P303)、砷、锰等粉尘,可被吸收导致全身中毒(E错)。职业性接触铅可引起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八年制预防医学第二版P75),早期表现为乏力、关节肌肉酸痛、胃肠道症状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症状(E错)。
6. 男性,37岁,急刹车致使方向盘挤压上腹部16小时,上腹部腰部及右肩疼痛,持续性,伴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8.4℃,上腹部肌紧张明显,有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怀疑胰腺损伤。对明确诊断帮助不大的是()
胰腺损伤较轻时可仅有胰腺水肿,重者胰腺破裂、出血及胰液外渗可引起胰腺周围积液、积血。红细胞压积(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又称血细胞比容(HCT),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HCT可用于判断腹腔内出血的严重程度,对确诊胰腺损伤价值不大。B超(A对)可以发现回声不均匀的胰腺及其周围积血、积液情况;CT(B对)可以显示胰腺轮廓是否整齐及其周围有无积血、积液;血、尿淀粉酶(DE对)在胰腺炎、胰腺损伤的患者中常常升高,上述检查均对明确该患者胰腺损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 下列属于心力衰竭常见病因的是()
心力衰竭常见病因,包括由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长期容量和(或)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心肌功能由代偿最终发展为失代偿两大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损害,是引起心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D对)。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的诱因,不是病因(A错)。心力衰竭最常见诱因是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BC错)。洋地黄为正性肌力药,用于治疗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时(E错)。
8. 梅毒螺旋体感染可引起()
黄疸出血症状(A错)可由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咽峡炎(B错)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关节炎关节畸形(C错)多见于风湿性疾病,反复发热与缓解(E错)可见于疟疾,梅毒螺旋体感染可引起脊髓痨及动脉瘤(D对)。
9. 属于顺式作用元件的是()
调节序列与被调控的编码序列位于同一条DNA链上的调节序列,被称为顺式作用元件。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E对)和沉默子等。另外一些调节序列远离被调控的编码序列,实际上是其他分子的编码基因,只能通过其表达产物来发挥作用。这样的调节基因产物不仅能对处于同一条DNA链上的结构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而且还能对不在一条DNA链上的结构基因的表达起到同样的作用,这些蛋白被称为反式作用因子。转录抑制因子(A错)和转录激活因子(B错)均属于反式作用因子。σ因子(C错)在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中可以辨认转录起始区和转录起点,ρ因子(D错)是部分原核生物中能控制转录终止的蛋白质。
10. 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
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为溃疡表浅,呈地图状(E对)。溃疡呈环形,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垂直(A错)是肠结核(P356)的病变特征。溃疡呈长椭圆形,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B错)是肠伤寒(P359)的病变特征。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C错)是肠阿米巴病(P369)的病变特征。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D错)是癌性溃疡(P210)的病变特征。
11.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ACh)与膀胱逼尿肌M受体结合使逼尿肌收缩(C对),与虹膜环形肌M受体结合虹膜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A错),与消化道括约肌M受体结合,使其舒张(E错)。支配糖原分解增加(B错)、骨骼肌血管舒张(D错)的神经纤维均为交感神经。
12. 男,65岁。发热,咳嗽4天,查体:T39℃,口唇发绀,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既往体健,否认肺部疾病病史,SPO285%,肺部X线片示双下肺感染,可作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男性患者65岁,否认肺部疾病病史,发热,咳嗽4天,T39℃,口唇发绀,X线片示双下肺感染,考虑诊断为肺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需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生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制(抗G+菌)+喹诺酮类(抗G-菌)(D对)。三代头孢菌素对G+菌作用较差,对G-菌较强(A错)。碳青霉烯类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使用(B错)。大环内酯类主要用于G+菌的治疗(C错)。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均为抗G-菌药物(E错)。
13. 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可出现的结构是()
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可出现的结构是包涵体(B对),其形成于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可以是病毒颗粒的聚集体、病毒增值留下的痕迹或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与病毒的增值、存在有关。中介体(A错)是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能够扩大细胞膜面积,增加酶含量,从而促进细菌的呼吸作用(P16)。吞噬体(C错)是吞噬细胞与病原体结合后,接触部位细胞膜内陷,并吞噬病原体包绕而形成,能够消化处理病原体(P74)。线粒体(D错)是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异染颗粒(E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盐,对鉴定细菌具有重要意义(P164)。
14. 上述各因素中最可能致肺癌的是()
石棉不但可致肺组织纤维化(八年制预防医学第二版P105),引起石棉肺,且石棉可引起胸膜和腹膜恶性间皮瘤和肺癌(B对)。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流行病学第六版P382):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宅沟水或井水的地区,可致当地肝癌发病率显著升高(A错)。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感染与宫颈癌有关(C错)。职业性接触联苯胺可引起膀胱癌(D错)。职业性接触铅可引起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八年制预防医学第二版P75),早期表现为乏力、关节肌肉酸痛、胃肠道症状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症状(E错)。
15. 男,46岁。阵发性胸痛4个月,近7天于夜间睡眠时发作,持续约20分钟自行缓解,发作时心电图V₁~V₄导联ST段抬高。查体:心界不大,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变异型心绞痛(P255)也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特征为静息心绞痛,几乎完全都在静息情况下发生,发病时间多集中在午夜至上午8点之间,常伴一过性ST段抬高。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夜间发作阵发性胸痛,持续约20分钟自行缓解,心电图V₁~V₄导联ST段抬高,符合其临床特点,因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变异型心绞痛(A对)。急性心包炎(P315)(B错)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伴有与呼吸运动相关的胸痛,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P236)(C错)指在首发症状1~2个月内、很轻的体力活动可诱发;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P236)(D错)是指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心绞痛逐渐增强,两者都有明确的发病诱因如劳动或情绪激动,且心电图胸导联抬高较少见。急性心肌梗死(E错)发作胸痛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或有濒死感,多伴有血压下降,心动过速,一般病情危重,很难自行缓解。